
知识产权增资业务有什么优点
1、知识产权增资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行为,远优于利用垫资、贷款等方式。并且知识产权在申请注册资本中的比重能够占到百分之七十2、企业的申请注册资金提上来了,企业在项目投标时也获得的更多的中标机会。3、利用知识产权增资,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形象和实力,并且也把企业的技术价值表现了出来,这样就为企业引资、合作提供了协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投资者能够用金钱、实物或是知识产权等进行投资,公司也因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增加了资本。知识产权增资的行为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也存在着弊端,知识产权增资业务有什么优点?现在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一、知识产权增资业务有什么优点?
知识产权评估增资是指股东拥有的知识产权财产权经国家权威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评估作价后,按照国家公司法规的规定的法定程序用作公司申请注册资本金的行为。利用知识产权增资变更申请注册资金方便节省开支,只需通过评估即可。并且在每一年工商年审时还无需占用太多的流动资金。
优点:
1、知识产权增资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行为,远优于利用垫资、贷款等方式。并且知识产权在申请注册资本中的比重能够占到百分之七十。
2、企业的申请注册资金提上来了,企业在项目投标时也获得的更多的中标机会。
3、利用知识产权增资,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形象和实力,并且也把企业的技术价值表现了出来,这样就为企业引资、合作提供了协助。
4、通过知识产权增资的企业每一年在工商年检时无需占用太多的流动资金。能够缓解新办企业和要求增资扩股的企业申请注册资金不足的困难。
缺点:
1、资金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是增资扩股融资容易分散股权,甚至会因此丧失控股权。当然,这种状况是能够控制的。
2、能够根据是否必须掌握控股权来倒推是否必须增资扩股。假如既想融资又不想失去控股权,完全能够采用其他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放行债券等。
二、知识产权增资基本流程
(一)知识产权增资基本流程:
1、各股东同意增资的股东会决议;
2、修改或补充企业章程;
3、投入增资资金,若以无形资产或实物增资须聘请专业评估公司进行实物或无形资产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
4、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和财产转移报告;
5、办理工商、税务等系列变更登记;
(二)出资常见问题:
A、货币资金出资常见问题
1、开立银行临时帐户投入资本金时须在银行单据“用途/款项来源/摘要/备注”一栏中标明“投资款”;
2、各股东按各自认缴的出资占比分别投入资金,分别提供银行出具的进帐单原件;
3、出资人必须为章程中所规定的投资人;
B、以实物、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出资常见问题
1、用于投资的实物为投资人所有,且未做担保或抵押;
2、以知识产权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对其拥有所有权;
3、以土地使用权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拥有土地使用权;
4、申请注册资本中以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的,无形资产的占比不能超过申请注册资金的70%;
5、以实物或无形资产出资的须经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并提供资产评估报告;
6、以实物或无形资产出资的须经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和财产转移报告;
(三)到工商局变更必须准备的资料清单:
1、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公章;
2、增资后新企业章程;
3、股东会决议;(有模板)
4、评估报告(带标签);
5、验资报告(带标签)、财产转移报告(带标签)
6、企业变更(改制)登记(备案)申请书(工商局网站可下载)
知识产权增资&知识产权出资%知识产权投资%知识产权入资#无形资产增资¥无形资产出资¥
同时也存在着弊端。由于公司的申请注册资本应该保持不变性,故而增资行为仅有在通过批准后才能落实,在增资后,投资者也即承担了公司运行的风险,必须承担一定的公司债务。
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为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我国于2008年6月5日发布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创作取得长足进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国家核心竞争优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必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合理明确人们对于知识以及他信息的权利,调整人们在创造、运用知识和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关系,激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发展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更加重视鼓励创新。发达国家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其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积极采取适应国情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促进自身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执法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拥有量快速增长,效益日益显现;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能力逐步提高;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规范了市场秩序,激励了发明创造和文化创作,促进了对外开放和知识资源的引进,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仍不完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和拥有量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仍较淡薄,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能力不强,侵犯知识产权现象还比较突出,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时有发生,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优势;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必须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纲要》就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指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3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知识产权法治环境进1步完善,市场主体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和拥有量能够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纲要》就战略的重点规定为,进1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时修订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专门法律及有关法规。适时做好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地理标志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立法的衔接配套,增强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完善反不正当竞争、对外贸易、科技、国防等方面法律法规中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加强司法保护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强化公共服务。深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纲要》并就战略的专项任务和战略措施作了具体规定。同时,为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入有效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已连续第六年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对年度战略工作进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