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与地位(企业要怎么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0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与地位(企业要怎么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决定了知识产权法的私法性质。知识产权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主体平等性,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权利的转移皆遵循民法的基本规则,尽管知识产权法中也包含了一部分具有公法色彩的法律规范,例如专利与商标的申请、审批等,可是这些规范只是知识产权法中的程序性规范,并非知识产权法的核心部分,因此并不会改变它的私法属性。知识产权法的地位是指其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位置,即知识产权法是1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还是归属于某个法律部门。从世界范围来看,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特点,没有编纂法典的传统,因而知识产权法与财产法、合同法等各为独立的法律制度不足为奇;大陆法系多数国家认为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但在对于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关系上各国存在不同的做法,有些国家认为知识产权法是1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而单独制定了《知识产权法典》,例如法国1992年《知识产权法典》;更多的国家是制定相关的单行法。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主流观点认为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的范畴,可是在未来的《民法典》中是否纳人知识产权法的内容则有不同看法。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主要有如下观点:1.分离式。主张单独制定《知识产权法典》,使之完全独立于《民法典》。其理由是:知识产权法已经自成体系,其中除了私法性质的规范,还有许多公法特色的规范,难以与物权、债权、人身权等融合为1个有机的整体。例如《法国民法典》就只字未提知识产权,其次单独编纂《知识产权法典》。郑成思教授曾经一度不主张将知识产权法整体编入《民法典》,而应当法典化,制定单独的知识产权法典。可是后来改变了原来的立场,同意将知识产权法纳人《民法典》。2.独立成编。主张将知识产权法整体作为一编纳人《民法典》,以强调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质,例如《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编为“知识产权与技术转让”,该编共以3章78条对知识产权进行了规定。我国学者徐国栋教授即持这种观点。3.链接式。主张在民法典中仅仅对知识产权作出概括性、原则性的规定,其次再单独编纂知识产权法典,使知识产权法典与民法典成链接状。我国学者吴汉东教授即持该观点。

湖北省十堰市专利资助、知识产权贯标奖励、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政策汇总(怎么申请贯标)
本文整理了湖北省十堰市及各辖区县(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郧西县、竹山县、房县、竹溪县)专利资助、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奖励、两化融合贯标奖励等知识产权奖励政策。由于政策具有即时性,请以各地政府机构、科委网站最新公告文件为准,本网站会不定期总结发布各地最新政策,仅供参考。
知识产权贯标奖励5万元,上海市松江区知识产权资助办法!(怎么申请贯标)
知识产权贯标奖励5万元,上海市松江区知识产权资助办法!关于调整松江区知识产权通常资助事项的通知 各相
知识产权贯标奖励5万元,江苏省溧阳市知识产权资助奖励政策!(怎么申请贯标)
知识产权贯标奖励5万元,江苏省溧阳市知识产权资助奖励政策!关于印发《溧阳市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
重庆市江北区:PCT专利资助10万元,知识产权贯标奖励3万元(怎么申请贯标)
重庆市江北区:PCT专利资助10万元,知识产权贯标奖励3万元关于印发《江北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资助及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
想拿到知识产权贯标补贴,您得先做这件事(怎么申请贯标)
想拿到知识产权贯标补贴,您得先做这件事(附流程)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全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旨在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提高,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整体推进全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的特征有什么?(申请知识产权需要注意什么)
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的特征有此产权是属于无形的财产权;并且明确的产权是必须要慎得相关的部门授予的;还有就是双重性、专业性同时还有时间性,这些都是属于相关的特征。>一、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的特征有什么?(1)无形财产权。(2)确认或授予必须经过国家专
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有什么(申请知识产权需要注意什么)
一、对公司的知识产权进行整体规划和有效管理;1、公司可指派专人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列出明细,建立档案。2、对知识产权按其实际可创造价值、对公司发展的重要程度、维护成本等进行分级。3、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平台。4、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公司利益。二、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作
苏州吴中区:知识产权贯标奖励4万元,国外专利奖励3万元(怎么申请贯标)
苏州吴中区:知识产权贯标奖励4万元,国外专利奖励3万元今年度吴中区知识
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区级知识产权专项资助申报指南
2020年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区级知识产权专项资助申报指南一、申报对象在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开展下列工作的有关企事业单位、个人,请按时在2021年3月15日前提交相关资料:(一)国外发明专利授权(二)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