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驰名商标保护的发展(申请知识产权需要注意什么)](https://qyyi.cn//aiimages/21/72986.png)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AgreementonTrade-RelatedAspects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定。于1994年与世界贸易组织所有其他协议一并缔结,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揽子协议,成员国不得对该协议或者协议的条款作拒绝或者申明保留,因而也是迄今为止对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和制度影响最大的国际条约协定宗旨是促进对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范围内更充分、有效的保护;减少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扭曲与阻碍,确保知识产权协定的实施及程序不对合法贸易构成壁垒。在驰名商标的保护方面,TRIPS协定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该协定第16条第23款规定:《巴黎公约》(1967)第6条之二应大部分适用于服务。在明确一商标是否驰名时,各成员国应考虑到该商标在相关公众所了解的程度,包含该商标因宣传而在有关成员获得的知名度。《巴黎公约》(1967)第6条之二应大部分使用于与已获得注册商标的商品或服务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只要该商标在那些商品或服务上的使用会表明那些商品或服务于该申请注册商标所有人之间存在着联络,且这种使用有可能损害到申请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利益。从上述内容能够看出,TRIPS的规定是在完全接受《巴黎公约》的基础上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第一,将关于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延伸到服务商标;第二,对怎样认定驰名商标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将相关公众所知晓的程度,包含该商标因宣传而在该成员国获得的知名度作为驰名商标认定的考虑因素;第三,对申请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扩大到了禁止在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只要这样的使用会表明与该驰名商标所有人存在联络,且损害到该商标所有人的利益。应该特别注意的是,TRIPS协议将原有规定“造成混淆”的条件修改措辞为“存在联络”,尽管协议本身并没有指明包含什么类型的联络,不过这里的“联络”已经超越了商品或服务来源混淆的情形,这就进1步扩大了驰名商标保护的范围。我国学者黄晖认为在驰名商标保护中普通申请注册商标的混淆”理论已经被“联想”理论代替,即,只要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容易使相关公众将其与驰名商标相“联想”即可构成侵权。而依据美国反淡化理论,认为只要造成驰名商标显著性的削弱即可构成侵权。无论怎样,协定给了驰名商标提供了更大保护范围,各国能够依据自己的国情作出相应的解释和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