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粤府办〔2019〕2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建立我县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作用,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为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等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建立健全统困难优先、公平轮候的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推动养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的经济成果。
二、主要内容
(一)纳入评估轮候的公办养老机构范围。本县行政区域内主要由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县、镇级公办公营、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综合性福利院全部纳入轮候范围。入住人数达到60人以上的镇级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亦一并纳入轮候范围。申请人可以轮候正在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也可以提前轮候正在建设中的公办养老机构。对规模较小、养护条件一般、入住率较低等基础条件有限的镇级农村供养服务机构,暂不纳入轮候范围。
(二)纳入评估轮候的对象范围。重点保障城乡特困人员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老年人、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等养老服务需求,有富余养老床位及可承受服务能力的,可向社会开放收住自费老年人。
(三)分类设置科学的轮候通道。结合各公办养老机构的实际服务能力和入住轮候对象的客观服务需求,分类设置科学、合理、公平的轮候通道。根据入住轮候对象的不同身份,梯次设置特殊保障通道、优先轮候通道和普通轮候通道。特殊保障通道面向户籍所在地镇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无法安置的失能特困老年人;优先轮候通道面向失能的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老年人,失能的烈士遗属、享受抚恤补助待遇的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经济困难的孤寡、高龄、失能老年人,以及为本县作出重大贡献并在本县居住的失能老年人;考虑到我县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上述特殊困难老年人入住需求后仍有富余,将除上述特殊困难老年人之外的本县户籍老年人纳入普通轮候通道。各镇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保障对象纳入不同的轮候通道。
(四)完善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各镇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评估,通过推动养老服务评估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为更好贯彻落实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提供支持。老年人申请轮候公办养老机构前,需依照《老年人能力评估》(国家民政行业标准MZT039-2013)进行前置评估。对于申请轮候普通通道,且经前置评估评定为“失能”的老年人,先于本通道内其他老年人轮候入住,充分保障失能老年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迫切需求。
(五)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建立“一站式”“一网式”“一门式”网上审核制度。根据我县老年人轮候入住养老机构形势,适时开发建设本且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网上办事平台,实现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的网上申请、网上轮候、网上监察,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办事,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为老年人提供一个透明、便捷的轮候服务平台,有效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各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提前部署,把贯彻落实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为轮候制度的建立提供组织保障。
(二)注重部门协同合作。各镇要加强与同级财政、卫生计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做好入住评估工作。要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建立完整的统计合账和档案,建立和完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
(三)强化轮候监督管理。各镇要严格执行入住评估轮候流程,建立有效监督约東机制,畅通轮候对象利益表达渠道,通过网络、服务须知、宣传手册等载体,主动公开入住评估轮候指标、流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入住评估轮候行为不规范的机构和人员,应当予以纠正并向社会公开;要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数据信息库,推进与养老服务评估配套的信息化管理等软环境建设。同时,主动接受各级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第三方机构、申请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