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金融企业呆账处理的税收与会计问题(会计需要注意什么)

0
金融企业呆账处理的税收与会计问题(会计需要注意什么)

金融企业呆账处理的税收与会计问题

金融企业呆账是指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符合认定的条件,按规定程序核销的债权和股权资产。目前我国金融企业的呆账处理,主要是通过计提准备及核销的方式。《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金融企业的呆账损失税前扣除政策有了相应的调整,应予以重点关注。

现行呆账准备计提金融监管和会计核算规定

金融企业呆账计提与核销的相关规定主要包含《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等。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按照国际惯例,规定金融企业计提的准备包含一般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两大类。其中,一般准备在利润分配中提取,用于防范金融企业整体经营风险;资产减值准备在成本中列支,用于防范资产损失减值风险。资产减值准备按可能发生损失资产的类型,进1步细分为贷款损失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贷款损失准备又区划为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两类,专项准备按贷款五级分类提取,特种准备针对贷款的国别风险提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未规定各项准备金的计提占比。

《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规定,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债权和股权资产应提取呆账准备,包含一般准备和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一般准备在利润分配中提取,原则上一般准备余额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相关资产减值准备,指金融企业对债权和股权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提取的,用于弥补特定损失的准备,包含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包含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两种。专项准备参照以下占比计提:关注类计提占比为2%;次级类计提占比为25%;可疑类计提占比为50%;损失类计提占比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资产的损失准备,计提占比能够上下浮动20%。特种准备由金融企业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明确。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的对象是贷款损失准备,不涉以及他类型准备金。具体规定为:按贷款余额1%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作为一般准备;对五级分类的后四类贷款按2%、25%、50%、100%提取专项准备,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占比可上下浮动20%;银行可针对国别、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自行计提特种准备。《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贷款损失准备的财务会计和税收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则一般准备也是在利润分配中提取。

综合上述规定,会计处理上,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债权和股权资产计提呆账准备,呆账准备包含一般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一般准备在利润分配中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成本中列支,其中贷款损失准备中的专项准备按金融企业贷款五级分类后四类贷款的相应占比计提。

企业所得税前呆账准备计提及核销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金融企业呆账准备税前计提及核销的规定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4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9号)。

财税〔2009〕57号文件将企业资产损失分为贷款类、应收预付类和股权投资损失。对金融企业资产损失中贷款类损失的扣除,财税〔2009〕64号文件规定,金融企业发生的贷款损失,按规定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后,应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金融企业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余额,金融企业按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应当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财税〔2009〕64号文件对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资产种类规定为贷款、具有贷款特征的风险资产和由金融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三类,强调了计提准备金资产的贷款性质或贷款特征,剔除了不具有贷款性质的抵债资产、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应收保费等债权和股权资产,应收预付类资产和股权投资的损失不适用税前计提准备进行扣除的规定。

财税〔2009〕99号文件提高了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占比,对五级分类的后四类贷款按2%、25%、50%、100%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在税前扣除。

会计与税收处理不同

会计上,对按贷款类资产1%提取的一般准备在利润分配中进行,而税收上,对按贷款类资产(包含正常类贷款)1%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容许税前扣除。会计上对全部贷款五级分类后四类贷款按2%、25%、50%、100%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即专项准备在成本中列支,而税收上只是容许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五级分类后四类贷款按2%、25%、50%、100%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容许在税前扣除。

例:某农村合作商业银行2009年、2010年末贷款余额见文尾表格。2009年末,该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减专项准备会计金额为2015万元(已在税前列支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为1888万元),2010年该银行核销2009年度贷款损失400万元;2010年该银行以500万元对A公司进行投资,取得其30%的股份,当年A公司亏损200万元,年末预计该项投资可收回金额为370万元。

会计上,全部贷款五级分类后,2010年末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按相应占比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减专项准备应计余额为1961.5万元(13700×2%+2850×25%+1950×50%),则当年应提取专项准备346.5万元[1961.5-(2015-400)];对股权投资损失因预计可收回价值370万元小于账面余额440万元(500-200×30%),应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70万元。在利润分配时,按年末风险资产余额的1%补提一般准备金165万元(95000×1%-79000×1%+500×1%)。会计处理为(单位:万元):

2010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2010年末根据A公司损益确认收益情况

借:投资收益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A公司) 60。

2010年会计上核销贷款

借:贷款损失准备——专项准备 400

贷:贷款 400。

2010年末计提呆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416.5

贷:贷款损失准备——专项准备 346.5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70。

2010年末根据贷款余额补提的一般准备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5

贷:一般准备金 165。

税收上,根据财税〔2009〕64号文件、财税〔2009〕99号文件规定,2010年末贷款损失准备应计余额1884.5万元(95000×1%+9800×1%+1750×24%+850×49%),则当年税前扣除贷款损失准备为396.5万元[1884.5-(1888-400)]。提取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70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年终应做纳税调增处理,待该项股权实际发生损失时,按财税〔2009〕57号文件的规定进行扣除。

相关推荐>>>

金融机构经营业务不征营业税项目包含什么?

保险机构代收车船税时开具什么样的凭证

保险业务员薪水从保费提取还直接列薪水

会计审计解决方案财务审计、税务审计(审计是什么意思要怎么做)
从事过大型企业的年度报表审计、离任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企业并购改组、企业改制、清产核资、资产清查、企业清算等专项审计、整体或专项资产评估、金融企业或银行项目审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顾问咨询等。解决方案风险管理+内控检查与评估+审计管理+审计作业+数据统计
银行票据贴现业务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会计需要注意什么)
银行票据贴现业务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相继出台,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了许多转变,相应的对商业银行的税收缴纳造成一定影响,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就是其中的转变之一。我们从新旧准则的差异出发,对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进行
处理好会计业务中的往来条据(会计需要注意什么)
处理好会计业务中的往来条据一、往来条据的种类、特点、使用范围和书写规范 (一)借条 借条又称借据、借款据或者借款凭证。借条是确认双方借贷关系成立的原始凭证。除支付报销款项、支付无需归还的款项和确认以往债务外,其他款项支付皆能够用借条。在会计实践中,款项付出时如当时难于明确其使用性
会计人节后头等大事办好纳税申报(缴税的注意事项)
会计人节后头等大事 办好纳税申报小王是一家公司的办税员,2月申报期,由于春节假期,面临纳税申报期顺延的情况。小王发现,不同税务机关明确的纳税申报顺延时间不太一样,这种情况下,纳税人怎样办好纳税申报呢?1、关注纳税申报期顺延情况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20
有关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会计需要注意什么)
有关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所谓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所谓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收益法又有两种具体方法:总额法与净额法。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余额或者费用的扣减。净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什么(会计需要注意什么)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什么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一)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关于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有资本法与收益法两种。1、资本法。它是将政府补贴直接贷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企业的资本公积。2、收益法。它是指将政府补
金融企业呆账处理的税收与会计问题(会计需要注意什么)
金融企业呆账处理的税收与会计问题金融企业呆账是指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符合认定的条件,按规定程序核销的债权和股权资产。目前我国金融企业的呆账处理,主要是通过计提准备及核销的方式。《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金融企业的呆账损失税前扣除政策有了相应的调整,应予以重点关注。
企业借款费用会计核算及审计要点(审计是什么意思要怎么做)
一、企业借款费用的会计核算要点对借款费用进行正确会计核算应把握4个要点:一是要区分债务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由于上述准则针对的只是债务性融资的费用处理,因此,凡属股权性融资的费用一律不包含在内;二是区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区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准确把握借款费用是应该确认为资产价值
代理记账会计详细解答:什么发票能够入账?(关于发票的常见问题)
记账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对比较复杂的一项工作,经营过企业的老总都晓得,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票都是必须入账的。并且,原则上来讲,在产生买卖行为之后是不容许只开收据不开发票的。可是,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开收据的情况,可是收据不能入账,只能采用其他发票来进行抵扣。那么,在其它类型的发票中
银行取得抵债资产的会计和税务处理(企业税务需要注意什么)
银行取得抵债资产的会计和税务处理银行抵债资产,指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抵债资产管理分为取得、保管和处置3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的会计与税务处理都存在差异,导致了损益计算和应纳税额计算的差异,我们将重点阐述银行取得抵债资产的税务